<nav id="e8w4y"><strong id="e8w4y"></strong></nav>
  • 收藏網站 | 網站地圖

    新聞動態

    NEWS INFORMATION

    您的當前的位置:

    +

    國產儀表的發展趨勢
    發布日期:2021-08-26 10:08 瀏覽次數:2626
    世界機電網的調查結果:儀器儀表中的主體分析儀器,社會上正在應用的有90余種分析儀器,中國能夠生產的產品為20余種,不到總量的1/3。其中,生命科學專用儀器約有80余種,中國商品化的生命科學專用儀器產品只有6種,目前在研的約10多種,離市場需求相差很遠,這是數量上的差距。
    在技術上,現有國內中低檔產品大部分可與替代進口產品,大拿高檔產品的可靠性指標,即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與國外產品相比,約相差l一2個數量級。國際市場的儀器儀表在技術上向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微型化發展,也可分類描述為科學測試儀器正由單臺智能化逐步走向通用模件化并實現即插即用,靈活方便地組成針對不同對象的自動測試系統;難于實現網絡化的大型科學儀器,向更高的測量精度、高可靠性和環境適應性方向發展,其使用的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并普遍具有自補償、自診斷、故障處理等智能化功能。
    較早的壓力、差壓監測儀表應該是水銀浮子式和雙波紋管式,隨后才出現帶輸出電信號或氣動信號的變送器,其結構形式為機械力平衡式,其精確度僅±1%左右。上世紀70年代,變送器從原理上有大的創新,微位移式變送器出現,如電容式、電感式、電阻式和弦振頻率式等等,精確度提高到±0.25%左右。上世紀80年代,智能變送器出現,精確度又提高到±(0.1~0.075)%。
    物位計也有類似的情況,早期的機械式直接接觸測量的居多,如重錘式、阻旋式、浮子式、電阻式、電容式等,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因液體介質腐蝕、粘滯或固體介質塊度大、埋料等原因,直接接觸測量的效果均不理想,而隨后出現的超聲波式、雷達式等非接觸測量原理的物位儀表能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其用量也大大增加。
    超聲波流量計是一種發展非常迅速的新型流量計,當采用多普勒法時,其精確度較低,常常不能滿足現場測量要求,后來采用時差法,精確度提高到±0.5%,量程比也擴大了,在大管徑的情況下可以替代電磁流量計,而費用卻節省了很多。